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会议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社会群体发展变化,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从革命年代滋养初心、改革时期凝聚共识,到新时代培根铸魂,思政教育始终贯穿党的事业发展全过程。广大党员干部需以党性为魂、以制度为基、以创新为翼,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铸魂立心,锚定思政教育的信仰航向,夯实思想根基。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党性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在“两个结合”中为广大党员与人民群众点亮真理明灯:既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中夯实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石,让“为什么信”的逻辑更清晰;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植思政教育的文化底蕴,让“要信什么”的根基更深厚。各级党委(党组)需构建“理论武装—党性锤炼—实践转化”的闭环思政育人机制,以系统化理论学习强化思想认同,让每一次专题研讨都成为叩问初心的“思想体检”;以严肃化政治历练校准价值方向,让每一次组织生活都成为修正偏差的“自我革新”。领导干部作为“领头雁”,更需以自身思想提纯带动“绝大多数”信仰坚定,在理论学习中走在前列、在党性锤炼中做好表率,以高标准的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让铸魂育人的成效体现在具体的行动实践中。
强基担责,织密思政教育的制度网络,压实责任链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源于责任的有效传导与制度的刚性保障。从《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思政工作的再部署,一系列举措始终围绕“全链条思政责任体系”展开,彰显了党对思政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各级党委(党组)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整体工作布局,构建“责任明确、督查有力、考核严格”的闭环管理体系:年初定责明目标,常态督责促落地,年末考责强运用,将其与党建述职、意识形态考核绑定,推动“软指标”变“硬约束”。要夯实基层责任,推动支部书记履行“一岗双责”,把思政教育融入业务培训、日常管理;建立党员思想动态研判机制,对苗头性思想困惑早预警、早疏导,守牢基层思政阵地。要践行“一线工作法”,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传递党的理论,以责任“无死角”确保思政教育“全覆盖”。
赋能创新,拓展思政教育的方法边界,激活时代活力。面对“两个大局”交织的复杂环境,唯有坚持“守正”与“创新”并重,才能让思政教育焕发蓬勃生机。守正,即守住思政教育的根本立场与优良传统,要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回应现实诉求结合起来,让思政教育既有理论高度的深度,又有为民服务的热度。创新,即要立足数字化发展趋势,重塑思政教育载体,通过构建“云端思政课堂”,以短视频、直播课等形式,让理论传播突破时空限制;通过打造“互动式思政平台”,设置话题讨论、在线答疑等板块,推动向“双向互动”转变。各级党委(党组)需为思政教育创新提供制度支撑:完善“容错纠错+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党员干部打破“路径依赖”,探索贴近时代、贴近受众的新方法;创新思政教育评估体系,将党员思想觉悟提升、群众满意度反馈纳入考核,及时总结推广“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育”等有效经验,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来自: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承办: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
地址:开封市市民之家五楼 邮编:475000 邮箱:kfggzyjyzx2018@163.com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12001764号-1
技术支持:郑州信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