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

东坡遗范辉耀古今

发布时间:2025-04-30 10:11:14 浏览量: 发稿人: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

 

    记者:说起苏洵、苏轼、苏辙,我们不禁感叹他们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父子三人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辉耀古今。特别是苏东坡,还曾入选法国《世界报》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的12位“千年英雄”。您怎么看苏东坡?
    吴小可:这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就像林语堂先生所描述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人眼里,苏东坡的形象是不一样的。
    记者:我们提到苏东坡,总是想到他不朽的文学成就。而他的一生,命途多舛,饱经宦海浮沉。在他的仕途生涯中,流传着许多故事,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和他的文学成就一样,苏东坡为百姓、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同样被历史铭记。
吴小可:确实是这样。苏东坡一生辗转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等地任职,最后被贬到儋州(今海南岛)。他不但没有沉沦,反而每到一地都勤政为民,留下了良好的口碑。纵观苏东坡40多年为官生涯,可以说,他是一个为官爱民、为政利民、为文忧民的好人、好官。
    记者:苏东坡“身行万里半天下”,清正为民的事迹广为世人传颂,他的诗词文章也投射出他做人为官的态度和思想。我们现在提炼东坡廉政思想,弘扬东坡廉政精神,您认为其中主要有哪些内涵?
吴小可:苏东坡的廉政事迹很多,他留下的廉文、廉诗、廉词、廉句也很多。比如:“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吏功旌别,皆清慎以居先”、“事有六者,本归一焉。各以廉而为首,盖尚德以求全”、“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我们从他的事迹、诗文当中总结提炼出的廉政思想,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也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并不妨碍我们今天的参考和借鉴。
    苏东坡的廉政思想其核心是“民本思想”。同绝大多数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一样,苏东坡自幼饱受儒家“民惟邦本”思想的熏陶。“以民为本”在他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时就鲜明地表现出来,在其后四十年的宦海沉浮中也始终伴随着他。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为民、务实、清廉等作风,在苏东坡的身上都有清晰的体现。
    苏东坡主张用礼义教民化民,一生用诗词为民歌唱、反映民声,所办的事情总是以安民、利民为出发点,讲求实事求是,讲求科学决策。做清官而不做昏官,也是廉政文化的要义之一。
    苏东坡倡导“循礼无私”。他说:“君子之顺也,岂有他哉,循理无私而已。”“循礼无私”是苏东坡一贯的思想主张,它不仅针对了北宋时期的“积贪积弱”,而且针对了他所经历的北宋中晚期的种种弊端,进而疾呼为政者“循礼无私”。
    苏东坡主张“节用以廉取”。他所处的北宋王朝积弊太深,入不敷出,其原因就是“冗官”、“冗兵”、“冗费”。他提出要“节用以廉取”,要“省无益之费”。苏东坡从民本出发,倡导“节用”,鼓励清廉。反对铺张浪费,反对榨取百姓,更反对一些官员借推行新法中饱私囊。他认为“节用以廉取”是保持上下清正廉洁的良药。
    苏东坡还主张“课百官”。他在《进策》的第十七篇《策别》中,阐述了“课百官”的六种方法:一是“历法禁”,要求“用法始于贵戚大臣”,对于“刑不上大夫”的老规矩应首先破除;二是“抑侥幸”,裁汰冗官,防止他们在位时贪得无厌;三是“决壅蔽”,提高办事效率,避免“吃拿卡要”现象;四是“专任使”,培养又“红”又“专”的官员,避免被下属愚弄,助长腐败滋生;五是“无责难”,分辨谁该受处理,谁不该受处理,避免罚错人;六是“无沮善”,鼓励有上进心的官员,避免一些官员自暴自弃,贪污腐化更加肆无忌惮。
    记者:苏东坡的廉政思想植根于中国当时的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结构的土壤之中,它对于我们今天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敬廉社会氛围能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眉山又是怎样利用这一文化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
    吴小可:作为东坡故里,眉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东坡廉政思想和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影响和激励着人们。我们一是以三苏祠为平台,着力打造廉政教育基地。中央提出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以各种形式,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创建廉政教育基地,既使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效载体,又使廉政文化的宣传教育有了固定的场所。我们这两年倾力打造三苏祠廉政教育基地,就是为了更加突出地体现苏东坡廉政思想的教育价值,把三苏祠变成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广大群众培养廉洁意识、弘扬清风正气的重要场所。二是以三苏祠景区为中心,扩大东坡廉政思想的辐射面和影响力。结合廉政文化进景区活动,针对三苏祠知名度高、游人多的特点,把苏东坡廉政思想及廉政警句以各种形式展现在景区显著位置,让苏东坡感染游客,让游客宣传苏东坡精神。
    记者:近年来,眉山市深入挖掘苏东坡的廉政思想、廉政事迹,打造三苏祠廉政教育基地,具体有些什么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吴小可:在创建廉政教育基地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强调表现形式的文化性。三苏祠是人文古迹,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必须考虑其客观背景,将廉政思想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相辅相成,在布展上将传统人文气息与现代时尚融为一体,体现人文意蕴,避免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
    二是强调宣传方法的灵活性。要真正发挥三苏祠教育基地的作用,讲解是关键。对此,我们一方面组织专门人员整理撰写能够让人们轻松接受的解说词,另一方面对讲解员进行专门培训,使每位讲解员都能够针对不同人群,侧重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将东坡廉政思想、廉政事迹体现在每一次讲解过程中。我们有一位讲解员叫李晓苹,她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精选了大量三苏文化的廉政故事、诗词、佳句、家训等,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讲解中,用富有现代感的语言或者戏剧说唱等方式进行改编,配以声情并茂的表演性解说,使游客身临其境,让廉政文化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是强调廉政教育的实效性。为了让教育基地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将基地建设与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相结合。以苏东坡廉政诗词为主要内容举办廉政书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制作以三苏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廉政公益广告在眉山电视台展播;创作川剧《苏东坡惩贪》等节目巡回演出;邀请苏学专家、学者编撰《清廉东坡》廉政教育普及读物。我们还在三苏祠周边打造了廉政文化一条街、廉政商铺一条街、廉政文化广场和三苏祠廉政文化社区。采取跳出景区抓建设的方式,通过创建廉政教育基地带动和促进周边街道、社区的廉政文化建设,使街道(社区)居民、个体工商业主树立公平、公正、诚信的理念。
    现在,三苏祠廉政教育基地已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教育的平台、旅游休闲的场所、景区廉政文化建设的示范点,更是提升眉山形象、促进旅游发展的窗口。(特邀嘉宾:吴小可  四川省眉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来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版权所有: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承办: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
地址:开封市市民之家五楼 邮编:475000 邮箱:kfggzyjyzx2018@163.com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12001764号-1

技术支持:郑州信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