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

辛自修惩腐

发布时间: 2019-04-08 15:59:53 浏览量: 发稿人: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

          辛自修(1534-1593年),字子吉,号慎轩,河南襄城县人。15岁中举,22岁中进士。历任阳曲知县、海宁知州、都察院左都御史。是明代万历年间与海瑞齐名的一位政治家。

辛自修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及第,授山西阳曲知县。期间,他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打击盗匪,抑制豪霸,百姓乐业,考核上等,调补海宁知州。万历八年(1580年),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抚保定时,针对豪族劣绅将赋税转嫁千万农家的非法行为,深入六府乡里,严令查实田亩,并奏请免去均徭里甲银6万两。同时,以工代赋,增筑滹沱河堤坊,治理保定、真定、河涧三府水害,造福当地百姓。

保定巡抚每到秋后,按例须带兵移住西部易州防范边陲,其军资费用,由两地供给。其中,保定方面的费用则节省下来为巡抚个人专用。辛自修上任后,力革弊政,奏请皇上取消这项滥征。由于薪俸菲薄,他开垦署内隙地以补不足。一襄城老乡到保定探望,见辛自修与夫人在府中提水浇灌蔬菜,感动地说:“真乃清苦也,实天下第一廉吏尔。”

辛自修不仅一身清正,两袖清风,而且大义凛然,不媚权贵,有直言上谏,弹劾误讹的言官古风。他曾上疏查办京营总督镇远侯顾环及协理御使李燧“戎政不修,备御无法”的失职行为;上书查办诚意伯刘世延“自陈功伐”冒领军功的行径;亲自查办御使沈汝梁“滥括赎锾”的贪污罪行,并依法严惩,将犯官充军边陲。诸多冤案因他而得以昭雪。

拜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后,辛自修整饬吏治,根治官场浮夸之风,使朝中有名的混乱官署“一时台中肃然”,面貌更新,“声闻于朝”。

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员缺,吏部多次奏上人选,皇上说:“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辛自修,不正是合适的人选吗?”遂特旨宣辛自修进京城担任此职,并安排海瑞接替辛自修的原任职务。从此,辛自修官至七卿之列。

皇上如此器重,对辛自修来说是极大的慰藉与勉励。在将要组织开展“京察”大典之前,辛自修抱着“为社稷,生民计”之宏愿,着手准备工作,以达匡正时风,再开新河之目的。不想这场正与邪的较量,竟成为辛自修仕途的分水岭。

按明制,京官六年考核一次,为“京察”;地方官每三年考核一次,叫“大计”。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次“京察”,北京由辛自修主持,南京由海瑞主持。二人都想利用这次考核的机会,将上年“大计”的遗留之事处理完毕,进而整治一些贪官的后台。

谁料首辅申时行、吏部尚书杨巍、工部尚书何起鸣、兵部尚书辛丙乾之流便玩弄权柄,奏本皇上,抢先进行了假“京察”。他们阴相倚重,瞒天过海,以进士33人为替罪羔羊,给予黜降,但各部、院京官则未涉一人。

辛自修、海瑞与御史高巍崧、张鸣岗(襄城县人)、王德新等正义官员,多次上书,要求重新“京察”,严惩贪官污吏。然而,等待的却是“竞贪辈”得逞,辛自修等人受挫的结果。

深感积重难返、危局难撑,辛自修辞别王驾,归隐故里,回到了久违的家乡襄城。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4月,辛自修病逝,享年60岁。谥“肃敏”,追封“太子太保”。

【短评】

“辛公清廉百姓赞,怎奈朝廷太黑暗。独木难支大正义,有心无力乾坤转。”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乱世人臣最大的政治理想。当一个王朝陷入积重难返的局面,个人的努力或许无法改变历史的棋局走向,但像辛自修这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勇于担当历史责任的人物,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价值。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昭雪冤案,肃清吏治。正是像辛自修、王德新、海瑞这样的人格,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承办: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
地址:开封市市民之家五楼 邮编:475000 邮箱:kfsggzyxxjsb@163.com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12001764号-1


技术支持:郑州信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