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

从“清、静、足、奢”谈老子的廉政思想

发布时间: 2019-02-22 16:32:16 浏览量: 发稿人: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所著《道德经》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瑰宝,在修德养廉方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是廉政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对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汲取老子有关清廉思想智慧,对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其清廉思想可以用“清、静、足、奢”4个字概括。

     清

     北大哲学教授王博曾把“清”作为道家的两个精神气质之一,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阐述“清”的思想,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老子诞生地建有太清宫,还有一些含“清”字命名的建筑,从此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道家对“清”的追求。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2章)这是倡导为政者应秉持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提醒人们不能自私自利,不能居功自傲。这种思想与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生而不有”正是当今每一个执政者所必须具备的崇高道德品格,“是以不去”是执政者在人民群众中获得的最高褒奖,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的口碑,不如永远镌刻在人民心中的廉政丰碑。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第19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道德经》第52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道德经》第64章)老子针对私心、贪欲提出要“去欲还本”,即保持人性的本来面目、回归纯朴的自然状态,不迷恋外在的声色货利、不贪求感官欲望的满足,欲人所不欲。作为掌握一定权力的公职人员,更应该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把握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及亲人牟取不正当的利益,是不符合社会发展之“道”的。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第49章)老子认为,一个好的执政者要始终保持清廉的工作作风,无论是想问题、作决策还是办事情,不应以个人意愿为出发点,而应以人民群众的意志、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准则,察民情,知民心,顺民意,谋民利。像我们所熟知的焦裕禄、孔繁森等,都是心系群众的榜样。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避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德经》第50章)意在劝说人们只要保持清静质朴、少私寡欲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就能使祸端不累及自身,也就“无死地”了。通常所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也是这个道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就能抵制腐败的侵蚀。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道德经》第67章)“三宝”是老子对道和德的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总结,是立身行事的三条重要原则,契合了“廉政”的基本精神。以慈持身,就会有爱于人,不自私自利;以俭持身,就会富足常有,不贪婪妄取;以谦持身,就会自谦于人,不自炫耀。老子所讲的居后、不敢为天下先,绝不等同于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而是谦卑处下、不炫己长,不妄作为。因此,在廉政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倡导节俭、收敛,还要倡导积极作为,多为人民办实事。

     静

     静是老子哲学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老子认为人心也和道体一样,原本虚明宁静,只因后天的种种私欲而被破坏了,他试图告诉人们只有加以修养,回归到质朴静谧的本真状态,做起事来才能不妄为,才能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坊间有跟《易经》学“谦”,跟《道德经》学“静”,跟《中庸》学“诚”之说。“静”无疑是给当今社会浮躁的人们开出的一剂速效救心良药。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德经》第37章)“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45章)意思是人只有做到内心清净,天下就会安定平稳。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一些人之所以心态浮躁、魂不守舍,归根结底就是缺少一些静气。俗话说,平心才能静气,宁静才能致远。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57章)即执政者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律,始终做到心静如一,没有过分的欲望,不妄为,不折腾,那么定会得到人民群众拥护,一定能够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安定、世风淳朴的目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德经》第16章)虚和静都是形容人们心境原本空明宁静状态,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私欲开始萌生而浮躁不安,所以必须致虚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致虚”就是理清心智的混乱,消除心灵的蔽塞,使内心达到空灵明澈的境界。“守静”就是让人回归质朴的生命本真状态,清醒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这样才能没身不殆。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第26章)为官不静则失威,治身不静则身危。现实社会,不但一个国家,具体到一个单位、个人在决策、处理问题时均需慎重和冷静,这样才能避免盲目和被动,减少失误和损失。

     足

     知足是老子廉政思想的重要方面,是一种适可而止的智慧,蕴含着积极的处世态度。倡导人们正确认识自身的生存环境,选择最佳的生活方式,始终保持一种良性生存状态。这对于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克服迷茫、浮躁心理,摆脱物欲束缚,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44章)老子一连用了三个问句来追问生命的意义,读之如重槌击胸,发人深省,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告诉我们要自尊自爱,懂得知足,对名利财富的追求要适可而止,始终坚守做人原则与道德操守。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第33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第46章)。老子所说的知足,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提醒人们正确对待自身的生存环境,选择最好的生活方式,不为名利等外物所累,不盲目攀比,摆脱低级趣味和金钱物欲的奴役,破除贪婪的枷锁。现实生活中,贫穷的人想变得富有,默默无闻的人想变得知名,这是无可非议的,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欲,心不足,则无所不取;心无耻,则无所不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手握或大或小的权力,诱惑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祸从“贪”中出,切不可贪图一时之快将责任、党性抛诸脑后。

     奢

     “清”“静”“足”均是正面论述,而“奢”则是从问题的反面加以说明,警示人们淡漠外在享受,摒弃物欲诱惑,始终保持知足宁静、恬淡为上的生活态度。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12章)老子从色、声、味以及狩猎、藏宝的角度说明过分的物质享受、感官刺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提醒执政者若过于注重外在享受,沉迷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必然放松自我修养,导致为人为官原则丢弃,迷失做人方向,从而做出误国误民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啊!”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29章)。老子希望人们凡事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崇尚淳朴自然,由简及俭,由俭到清,从而达到廉的境界。奢侈浮华,则心浮气躁,不能一心为公;铺排张扬,引起众人之怨;强取牟利,成为国之蛀虫。纵观当今,不少阶下囚皆因奢引祸,讲求奢糜却囊中羞涩之时,就是滋生腐败之日,这三个“去”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道德经》中的廉政思想虽然见解独到,发人深省,但由于受历史环境条件的限制,也有其不足之处。其论述的廉政思想,过度依赖道德自律和精神自觉,忽视了法律和制度保障。应该说,道德自律仅是廉政的内在要求,制度是廉政的外在力量,法律是廉政最后屏障,三者需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步入“众妙之门”,学习领悟《道德经》“清”“静”“足”“奢”的廉政智慧,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清而廉,静而远,足而乐,奢而殆。因此,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拥清、持静、知足、去奢,这样才能清廉为政,事成业遂,没身不殆,平安幸福!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版权所有: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承办: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
地址:开封市市民之家五楼 邮编:475000 邮箱:kfsggzyxxjsb@163.com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12001764号-1


技术支持:郑州信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